水俣病是什么?由什么引起?

2025-08发布5次浏览

水俣病是一种由有机汞中毒引起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首次发现于日本熊本县水俣市。该病于1956年被正式命名,是因当地居民食用了被水俣湾中汞污染的海产品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

水俣病的成因可以追溯到工厂排放的含汞废水。在20世纪50年代,一家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的工厂——水俣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含有甲基汞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俣湾。甲基汞是一种剧毒的有机汞化合物,它可以通过食物链在海洋生物中富集,尤其是鱼类和贝类中含量较高。当地居民食用了这些被污染的海产品后,甲基汞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并在神经系统内积累,最终导致中毒。

水俣病的症状包括神经系统损伤,如视力模糊、语言障碍、肢体麻木、共济失调(动作不协调)等。严重者可能出现精神错乱、癫痫发作,甚至死亡。由于汞的毒性具有神经毒性,长期暴露即使剂量较低也可能导致慢性中毒。

水俣病不仅对当地居民造成了健康威胁,还引发了全球对汞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广泛关注。此后,各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规,限制工业废水排放,并对汞的使用和排放进行了严格管控。此外,国际社会也通过《水俣公约》等国际条约,共同应对汞污染问题。

水俣病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发现的大规模有机汞中毒事件之一,它不仅揭示了工业污染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也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领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