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微粒,也称为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们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塑料降解: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因物理和化学因素逐渐降解,产生微小的塑料颗粒。这些降解物在环境中通过风化、紫外线照射等作用分解成微塑料。
消费和废弃:塑料制品在使用后若处理不当,如随意丢弃,会在环境中积累。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中的塑料垃圾在分解过程中也会释放出微塑料。
工业活动:塑料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微塑料粉末,这些粉末可能通过排放进入环境。此外,一些工业活动如挖沙、采矿等也可能将埋藏地下的塑料碎片带到地表。
水体污染:塑料微粒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广泛存在。它们可以来自河流中的垃圾,也可以是海洋中的塑料废弃物分解后形成的。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海洋哺乳动物可能因误食这些微粒而受到伤害。
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一些日常用品,如洗涤剂、化妆品、合成纤维衣物等,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微塑料。例如,洗涤合成纤维衣物时,洗衣机中会产生大量微塑料颗粒,进而进入水体。
微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它们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潜在威胁。因此,减少塑料使用、提高塑料回收率、研发可降解塑料替代品等都是解决微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